健身房“跑路”不止 预付费怪象亟待整顿

来源:新华社 2021-01-18 10:19:31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健身房禁止会员进店、会员打砸门店、工作人员与会员肢体冲突……去年10月以来,福州市拓福体育多家门店发生群众维权事件。冲突的起因,是福建浩沙健身的“接盘者”拓福体育宣布从2021年1月1日起,不再为原浩沙会员提供免费健身服务。

  近年来,健身房“跑路”频发,随着中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本是朝阳产业的健身房,却在办卡、扩张、倒闭、维权的“剧本”中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体育消费的发展。健身房何以成为“跑路”重灾区?消费者为何维权难?健康产业该如何健康发展?

  被“转让”后又被“甩” 会员维权无门

  2018年起,全国连锁店浩沙健身俱乐部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持续出现关店、欠薪等问题。2019年9月,福建拓福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宣布收购浩沙健身在福州的16家分店100%资产及经营权,并承诺原浩沙会员的使用权益不变。

  接手一年多来,拓福体育陆续关闭了10家原浩沙健身门店。2020年10月27日,拓福在各个门店贴出告示,以与浩沙健身解除合同为由,宣布2021年1月1日后不再为原浩沙会员提供无偿健身服务。1月1日以来,拓福门店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增设保安,原浩沙会员在另行交费办卡前一律无法入内,引发多起维权事件。

  会员卡还有几年才到期,有的会员甚至购买了十几万元的私教课,突然之间无法使用,上千会员无奈走上了维权之路。

  福州市体育局回应称,已劝说消费者走司法途径解决。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案件本身是浩沙与拓福的合同纠纷,对消费者的投诉目前还处在调查阶段。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本该负起监管责任,却一再推诿。”多次参与维权活动的黄女士说,在向市级、区级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过程中,大部分部门都在“踢皮球”,或是以“未能联系上被诉方”为由一拖再拖。

  福州市消委会调查发现,拓福体育存在多项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如在与浩沙健身签署转让事项框架合同前,没有将转让事宜提前告知消费者,涉嫌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门店大量减少,健身会员被迫转店消费,影响健身服务的质量;仅凭单方面发出与浩沙的合同解除函,就停止为原浩沙会员提供服务等。

  2020年12月22日,福州市消委会约谈拓福体育,指出拓福单方面行为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应立即纠正,并在12月24日向拓福公司发出《落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工作劝谕书》。在调解无果后,福州市消委会秘书长吴波表示,消委会将采取诉讼等进一步措施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朝阳产业何以“割韭菜”成风?

  近年来,随着我国健身人群持续扩大,健身需求不断增加,行业迎来蓬勃发展。然而,各地健身房却频频“爆雷”,其中不乏行业领导者的身影,对行业造成极大伤害。

  业内人士认为,预付费制度是健身行业乱象的重要原因。吴波说,健身房传统商业模式的特征是重资产、重销售、轻服务,往往通过低价招揽会员“跑马圈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家健身房竞相压价,最终纷纷倒闭收场。

  “有的健身房出现经营困难时,往往以超低价格突击收会员,圈到钱后就一跑了之。”吴波说,“有的经营者在开健身房之初就动机不纯,招完会员就跑路,然后另起炉灶继续圈钱。”

  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说,以现金流模式快速扩张的俱乐部大多以节约成本为导向,顾客体验不佳,留存率低,企业无可避免陷入经营困境。此外,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开始快速发展,让传统的综合健身房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福建八闽律师事务所律师林柏东说,以健身、教培、美容美发为代表的预付费行业“跑路”频发,根源在于违法成本太低,而消费者维权成本太高。“圈钱跑路发生时,经营者往往提前转移资产,消费者难以追回钱款,在我们看来就是诈骗犯罪,但在现实中这些违法者很少受到应有惩处,从而让无良经营者有恃无恐。”

  “健跑跑”如何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专家表示,传统健身房要想克服自身缺陷,就必须要转变商业模式,同时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相关部门完善监管措施,多方合力剜除预付费制度等制约行业发展的毒瘤。

  专家建议,国家和地方应加强消费法律法规建设,如参照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费用的规定,设定健身行业预付的最大金额和冷静期;建立监管平台或设立第三方账户,对消费者预付金进行有效监管;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加大对违法者的处罚力度等。

  “这些制度一方面可以填补监管漏洞,降低消费风险,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倒逼市场主体主动求变。”王裕雄说。

  王裕雄说,目前有少数传统俱乐部在获得了大笔融资输血的支撑下,正在由“重获客轻服务”向注重客户价值转变,这种模式在欧美市场获得了成功,是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吴波说,行业的健康发展有赖于行业协会的协调自律,主管部门应主动作为,引导行业协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凝聚行业共识,规范企业行为,营造健康的竞争环境和消费环境,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做大做强。(记者 张逸之 赵雪彤 林德韧)

责任编辑:李磊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