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杨海涛,云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高支队昆玉大队民警(三级高级警长),2014年10月从部队转业到昆玉大队工作至今,先后在外勤岗位、事故处理岗位工作。自从警八年以来,因其个人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优秀公务员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4次,“十佳办案标兵”1次。
勤学苦练 锻造过硬本领
2014年10月,杨海涛同志从部队转业分配到昆玉大队从事简易交通事故处理和交通违法查处工作,面对全新的岗位和陌生的领域,他感到不知所措。记得刚上岗时,他对违法处理需要的代码,简易事故责任认定所依据的法律条款,面对群众质疑所需要的专业解答,内心局促不安,不知该如何应答。面对困难和压力,他没有退缩,在向身边的“师傅”学习的同时,他利用休息时间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云南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对重点内容进行反复学习背记,熟记相关条款内容,做到学以致用,他把外出处理事故、查处违法作为提升自己能力的最佳实战机会,事事抢着干、争着干,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经过两个月磨炼,他能独立完整的处理每一起简易交通事故,从刚与当事人打交道时的局促不安到游刃有余,具备了外勤岗民警应有的能力素质,实现了独立上岗开展执勤执法工作,完成了军人到合格高速交警的转身。
迎难而上 勇挑重担
2018年6月,杨海涛同志在外勤岗位上工作了近4个年头,他也从初入警营的“新兵”历练成为“师傅”。因工作认真负责,办事耐心细致,组织决定调整他到任务更繁重、能力素质要求更高的事故处理岗位工作,他没有丝毫的犹豫,愉快地服从了组织的决定。面对新岗位、新任务、新挑战,他通学了事故处理相关的业务书籍,积极参加了上级组织的事故处理业务培训,对典型案例处理卷宗进行反复翻看学习,直至把心中存在的疑虑搞清楚、弄明白。事故现场就是实战练兵场,他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钻研,遇有不懂问题及时向事故老民警请教。在他的勘察包里随时带一个手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满了事故处理法律条款和每一起事故遇到的疑难复杂问题、处理的方法和自己对案件的思考,闲暇时拿出笔记本进行巩固提升。在他当班期间,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的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同事们都知道他在研究分析办理的案件或是练习交通事故现场图绘制。这样日积月累,他战胜了事故处理中的一个个“拦路虎”,攻克了复杂疑难案件的一道道“难关”,练就了过硬本领,从一名事故处理的“门外汉”快速成长为办理事故案件的中坚力量。
精雕细琢 办铁案
2019年1月15日晚,大队辖区昆磨高速K38+950M处发生了一起致人死亡的肇事逃逸案件,现场仅遗留下汽车掉落的少许部件,事发地段处于监控盲区,给案件侦破工作带来严峻挑战。面对困难和挑战,杨海涛同志和他的同事们连续奋战三昼夜,在线索极为有限的情况下,经过海量排查,运用多种侦查手段,最终在距事发地200公里外的元江县将肇事大货车锁定,并马不停蹄的将肇事货车驾驶人杨X抓获归案,在铁证面前,杨X承认了肇事致人死亡后逃逸的犯罪事实。像类似的肇事逃逸案件,杨海涛同志曾参与破获多起。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安抚了受害者,惩处了肇事者,有力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2022年3月3日晚,在大队辖区昆磨高速K38+390M发生了一起伤人道路交通事故。事故车辆因碰撞路面掉落的轮胎引发交通事故。在接下来的事故处理中,该案件远远没有想像的那么简单,随着案件的深入调查,他发现事故车辆牵引车头涉嫌伪造机动车号牌,挂车也未悬挂机动车号牌,车辆所载货物为驾驶人私自接货零担拼凑的,车主人在山东,声称对伪造机动车号牌却不知情,一时间,该起案件涉及引发事故的轮胎是哪辆车掉落的、使用伪造机动车号牌是谁的责任、挂车是什么来历、货物损失的真实情况如何等等诸多疑点!该案涉及的人员多,情况异常复杂,每个情况都需要一项一项的调查清楚,才能捋清事实准确定责。当时正值全国各地疫情严重时期,事故涉及的省外人员无法到大队接受询问。面对这样的困局,杨海涛同志采取条线作战、各个突破的方法,利用执法记录仪录音录像、视频询问笔录等方式,推进案件办理进度。仅涉嫌使用伪造的机动车号牌这一项违法,他两次发函至江苏某车管所,10多次打电话联系驾驶人、车主、中间人及办牌人,制作的各类材料达100多页,最终查明了伪造的机动车号牌为江苏一男子所为,并将该违法线索移送到了江苏当地的公安部门。对掉落轮胎车辆的排查,成为了事故调查的重点。他对途经事故时段、路段的70多辆车进行逐一打电话,耐心解释细心排查,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70多辆车中排查出一辆重点嫌疑车辆,经多次组织现场勘验、比对和笔录询问后,确定了掉落轮胎车辆。此案从3月3日案发到5月7日结案,历时两个月,杨海涛通过电话语音、视频取证时间累计长达22.3小时,案件卷宗多达800余页,最终完成了交通事故认定,对当事人进行责任划分,对相关违法进行了处罚。这起案件处理不当,极易造成信访案件,在他的艰辛付出和努力下,涉案各方当事人对事故处理结果均无异议。其中一名被处罚的当事人,对杨海涛在执法办案中的公平公正客观深表感动,特意制作一面锦旗送到大队,表达对“铁案”经办民警杨海涛同志由衷的感谢。
刚正不阿 一心为民
杨海涛同志转业到大队工作以来,始终牢记警察身份,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认真践行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宗旨。他常说:“我做任何事,绝不让曾经的军人身份蒙羞,也绝不让这身警服蒙尘,要上不愧党,下不负民。”
2017年3月,他在处理一起货车变更车道,影响正常行驶的机动车行驶,导致与另两辆大货车擦碰,其中一辆大货车与中央隔离护栏发生碰撞,货物及道路交通设施损毁严重的交通事故。事故中违法变更车道的货车无商业保险,几万元的损失要驾驶人独自承担。该驾驶人为减轻处罚,逃避责任,找到杨海涛并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塞给他要求关照,改判事故责任。他对该司机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批评,并将该情况及时报告大队领导。
2022年1月20日凌晨1时许,杨海涛带领辅警巡逻至刺桐关服务区出口处时,一个模糊的身影进入了他们的视线,他们立即停车上前查看,一名20多岁的年轻男子,蓬头垢面,衣着单薄,穿着一双拖鞋,当时正值隆冬季节,该男子浑身被冻得瑟瑟发抖。他将该男子带上警车询问基本情况,该男子说不清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基本判断该男子患有精神类疾病。为了帮助该男子寻找家人,消除路面安全隐患,杨海涛同志将该男子送至玉溪市北城派出所,经过努力终于联系上其家人。据家人讲,该男子患有精神分裂症,已经走失了一天多时间,全家正焦急的四处寻找。向这样救助群众的事例还有很多,他曾在巡逻的途中多次把迷途老人送至家中;为身无分文的行人购买食品和车票;为醉酒不能自持的行人寻找旅店安排住宿......
八年从警风雨路,足以见证一名交警的成长,足以看到一名交警人生事业上的耀眼光芒。面对八年的交警生涯,杨海涛同志总是说:“不管是八年、十八年、二十八年,只要我在这个岗位上,我就要为钟爱的高速交管事业奉献自己的全部光和热。”
2022年12月07日 16:48
2022年12月07日 11:10
2022年12月07日 10:09
2022年12月07日 09:56
2022年12月07日 09:45
2022年12月07日 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