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边境管理支队民警节日坚守岗位—— 护国门 战一线 保平安

来源:云南日报 2021-01-22 16:17:50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风雪丫口国旗下的誓言

疫情防控期间车辆检查

民警在结满冰晶的水盆前洗脸

  1月10日是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在祖国西南边陲、怒江峡谷深处,有这样一群人,战严寒、历风雨、护稳定、保平安,坚守在工作岗位。

  作为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的主角,怒江边境管理支队的民警和辅警们同全国的民警、辅警一样,依旧奋战在疫情防控、边境管控、服务群众的第一线,用奉献诠释着人民警察的忠诚和信念。

  风雪丫口执勤点 24小时不间断执勤

  海拔3500米的高黎贡山之巅迎来了难得的好天气,久违的阳光带来冬日的温暖,成为鲁掌边境派出所风雪丫口执勤点民警、辅警们收到的第一份节日礼物。

  “有水啦,炊事员可以开始做饭了。”喊话的正是转改民警王林,整晚温度都在零度以下,从几公里外的山上牵下来的水管被冻住,好在太阳出来,气温升高,水终于流进了执勤点,不一会儿,炒菜的香味飘过,大家的饥饿感顿然而生。

  海拔高、天气寒冷,潮湿的自然环境挑战着民警们的身体极限,他们硬是在“人类无法生存”的地方扎了根。

  2021年的雪,比以往来得稍晚一些。要是以往,这时候执勤点民警早就扛着铁锹等救援设备来回奔走在进出片马镇的生命通道上,刨雪、推车、转移旅客,一天下来要救援车辆上百辆,清理积雪路段10几公里。

  “我们每天安排警力24小时不间断执勤,同时以徒步和车巡的方式对沿线道路、高山腹地进行管控,确保可疑人员进不来、出不去。”带队民警张健讲述着执勤点民辅警每天的抗疫经历。

  下雪有任务,晴天有战“疫”。此时的疫情防控工作任务不轻,考验着坚守在这里的12位民警、辅警。

  18公里亚坪警务室 夫妻携手战“疫”

  彼此挚爱,一生追随——这是石月亮边境派出所转改民警刘明佳和妻子边玲玲的爱情宣言。两人曾经相隔千里,如今并肩作战,成为边境线上的一段佳话。

  “明佳每天在疫情防控点执勤,我在警务室做好饭菜等着他回来,只要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再苦也是甜。”为了支持丈夫工作,边玲玲毅然辞去老家稳定的工作来到怒江,在刘明佳工作的辖区当上了一名辅警,陪同丈夫巡逻守边。

  夫妻二人工作的亚坪警务室,地处僻静山上,距离闹市18公里,所以又称18公里亚坪警务室。“风里来雨里去,经常看着他们夫妻二人穿着雨衣一起在疫情防控点执勤。”在外人眼里很羡慕的一对夫妻,其间的酸甜苦辣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环境不适应,买菜很不方便。”刚到怒江的边玲玲就因为水土不服闹肚子,还经常感冒,还好丈夫在身边悉心照顾。距离买菜的地方很远,时常下暴雨,车辆上不来,边玲玲就独自背着背篓下山买菜,来回10几公里走在泥泞的山路上,经常摔得满身是泥。

  在疫情防控点值守,累了,夫妻俩靠在一起歇一歇。有时候防控点几天见不到一个人,深山野岭孤独感油然而生。

  “有他们在,我们很安心!”当地群众说。

  一天天、一月月,汗水与泪水中,肩上的责任让这对边境线上的小夫妻变得更加坚强。这个警察节,他们和战友们蹲点守位,一起守护着边境安宁。

  35号界桩执勤点 巡逻在风雪路上

  从贡山县城出发,沿着茨开镇丹珠通道上行21公里,汽车穿过山崖进入峡谷驶过泥泞,历时2个半小时,一排木板房搭建的住所出现在眼前,这就是茨开边境派出所丹珠警务室。经过雪山再往前16公里到达海拔3287米的35号界桩边境疫情防控点,那里就是派出所民警、辅警全天24小时执勤的地方。

  “我们居住的木板房四面透风,冬天寒风涌入,民警们穿上厚厚的防寒服也很难入眠,一大早起来,四周白茫茫的一片。”副所长徐伟说,到了夏天,山里蚊虫多,而且特别毒,一晚上下来,大家手上脚上全是红包。

  炊事员介绍,警务室天气复杂多变,常年阴雨、积雪,加之海拔高、气候严寒,开水沸点最高只有85℃,烧火做饭比较艰难,煮出来的米饭或面条都是半生不熟的。

  大家围坐在火堆旁,一边取暖,一边唠嗑,吃着“可口饭菜”,早已习惯了常人眼里难以想象的生活。

  网络信号极差、用电全靠发电机、下大雨道路时常中断,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执勤点全体民警、辅警克服重重困难,坚守了下来。

  “抗击疫情的300多天,我们心中就只有一个信念,希望疫情早点结束,辖区群众平安。”疫情防控点民警说。

  穿戴好厚厚的防护装具,民警们出发巡逻。巡逻必经之路在险要的半山腰上,路面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大家深一脚浅一脚地在积雪里艰难前行,脚下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

  疫情防控点再往前走1公里,35号界桩就在眼前。红旗飘飘,警姿威严,他们矗立风雪,守护国门平安。

  责任扛在肩,信念在心中。怒江边境管理支队全体民警、辅警们带给辖区群众的是温暖,是安全,他们把“人民警察节”过得更有意义。

  (通讯员 代超 记者 陈晓波)

责任编辑:李磊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