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自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昆明以法治力量推动着市域社会治理提档升级。6月16日,“全媒体看昆明市域社会治理”活动聚焦发挥法治保障作用指挥部,看昆明如何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融合发展,建起“一站式”法律服务集约平台,向人民群众提供普惠、均等、优质的法律服务。
截至目前,昆明市已建成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县(市、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5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40个,村居(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1687个,实现四级实体平台全覆盖。
无论是咨询法律问题,还是了解司法鉴定、人民调解、仲裁、公证、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相关业务,群众只需进“一扇门”,就能办理“所有事”,这是昆明市持续做优公共法律服务所取得的成效。
打造“一站式”法律服务平台
走进昆明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大厅,公证服务、调解服务、仲裁服务、司法鉴定等窗口映入眼帘,大厅左右两侧设置法律援助、矛盾调处中心、司法鉴定、公证等接待室,以便群众现场咨询问题、就地办理业务。
昆明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大厅工作人员介绍,2022年,仅公证服务窗口共计办理公证事项10000余件、远程视频公证4000余件、“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14000余件、“一网通办”公证事项2000余件。
为了进一步推进公证减证便民工作,昆明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推行“网上公证”“远程视频公证”,公证办理“最多跑一次”“一次都不跑”的事项不断扩大;推行公证办理“绿色通道”服务,推出“绿色继承”“温情遗嘱”等便民举措,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体提供公证法律援助,减免公证费用。
昆明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您好,这里是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昆明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内,6名接线员正在接听群众来电,为其解答法律领域的困扰难题。
12348接线员李福艳每天都会接听50多个群众来电,咨询的问题主要是民间借贷、劳动争议、离婚纠纷等。李福艳表示,工作人员在为群众提供专业法律意见的同时,还会引导其通过其他途径解决问题。
据统计,2022年,12348热线平台共接听群众法律咨询来电85000余次,接听率、满意率均在90%以上,登记率、不满意回访率达100%。
公益诉讼守护绿美春城
在绿美春城生态向好的背后,隐藏着坚实有力的法治力量。自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昆明市检察机关始终把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作为公益诉讼的“主阵地”和“责任田”,能动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顺利办结了一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推动相关生态保护机制落地,以公益诉讼守护绿水青山之美。
昆明市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主任洪颖介绍,仅在2023 年参加昆明市第四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过程中,昆明市检察机关就发现线索 123条,立案 36 件,发出检察建议 20件。
作为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高原明珠”滇池的生态环境治理关乎着昆明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滇池及各干支流存在零星污水排放、耕地占用、非法捕捞等情况,对滇池流域的生态环境存在一定的影响。”洪颖介绍道。
今年6月6日,昆明市人民检察院派驻滇池管理局的“滇池流域生态保护检察室”正式挂牌成立。“我们与滇池管理局建立了案件线索相互移送、证据收集协助配合等机制,实现了双向常态化合作,依托检察室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破坏滇池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违法行为。”滇池流域生态保护检察室检察官张亮亮介绍。
昆检慧视
近年来,昆明市检察机关还通过“智慧”赋能,探索出生态保护新路径。融合卫星遥感、3D 可视化全景影像、无人机测绘建模、图像矩阵快速检测等技术,依托“昆检慧视”勘检办案系统体系、“昆检慧图”大数据视觉化智慧应用平台,对现场进行精确建模,大范围、高精度地反映出复杂的现场情况。办案人员可在移动终端,进行缩放、多角度旋转等操作查看现场,在“3D全景”中“实地”分析案情、测算数据,为公益诉讼现场勘察和案件办理注入了强大科技力量。
惠民便民 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作为基层的生动实践,官渡区司法局金马司法所是昆明市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延伸服务触角,提升司法服务水平,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及”,惠及更多人民群众的一个缩影。
金马司法所积极推进“庭所共建”工作,与金马法庭共同建立了“党建引领、庭所共建、资源共享、联动联调、诉源治理”的“1+2+2+N”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机制。
金马司法所所长姚瑨介绍,2023年以来,金马司法所、金马法庭联合化解复杂疑难矛盾纠纷5起。“庭所共建”优势互补、事半功倍,效果逐步凸显,有效发挥了“1+1>2”的叠加效应。
另一方面,金马司法所持续夯实人民调解的基础性支持作用,积极指导并推动金马辖区内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工作。2023年以来,共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99件,有效维护了辖区社会和谐稳定,预防了“民转刑”“刑转命”案件的发生,有力维护了辖区社会和谐稳定。
金马司法所还打造起了群众“家门口”的法律宣传站,以“一社区一名法律服务员”的标准,定期安排专业法律工作人员到司法所及社区服务站“坐诊”。同时,借助入户排查、矛盾纠纷调解等时机,开展“一对一”送法上门普法宣传工作。(记者 雷霁)
2024年02月28日 15:23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